发表时间: 2023-02-27 09:10:06
作者: 魏磊
浏览:
最近,银行有点闹心。
据说提前还款的队伍已经排到了几个月之后;从疫情之前“排队等放款”到如今“排队等还款”,“提前还款”潮持续上演,并在2023年新年伊始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面对渐有山雨欲来之势的“提前还贷潮”,银行不断上演“拖”字诀。有银行取消提前还款网上“放号”预约,有银行设置提前还贷额度,还有银行拉长提前还款预约周期,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给提前还款人设置障碍,控制提前还贷节奏,阻碍购房者提前还款。不过,这显然并不能阻挡房贷人提前还款的步伐,一边是每月不得不面对的5%-6%的房贷利息,一边是不断走低的理财及投资收益,普通理财根本“跑不赢”房贷利率,收益倒挂让贷款买房变得越来越不划算;与此同时,多数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已经下探到4%以下甚至3.1%的超低水平,不少银行更是推出利率低至3%左右的经营贷、消费贷等产品,使得前几年以5-6%利率购房的借款人越来越不划算,在巨大的利差和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利息成本收益面前,用脚投票显然是诱人的选择。
提前还贷,确实动了一些人的奶酪。从银行的角度看,作为最为优质安全的资产和其中一个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如果贷款人大规模提前还贷将对银行的资产安全和利润水平形成一定的冲击,这显然是一贯躺着赚钱的银行所不愿看到的。从房地产的角度看,提前还款还意味着消费者对楼市未来的预期继续持悲观态度,房价还将持续下跌,房子不再抢手,低首付低利率的房子将不断冲击市场,购房人的态度将更加谨慎,房地产行业持续萧条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观。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经济最大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消费乏力内需不振,大家都紧捂着口袋不去消费;在某种程度上,提前还款将会使得这种消费不足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因为提前还款意味着最有能力和意愿消费的那批人不再提前贷款透支消费了。
更有甚者,一些非法转贷等灰色产业开始蠢蠢欲动,不法中介通过诱导消费者借入其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向银行办理经营贷或消费贷。这其中包含高昂的过桥贷款利息、手续费、服务费等非法费用,转贷成功后综合成本还超过转贷前,若转贷不成功则面临高息过桥贷款和高额的转贷费用,现金流压力显著上升,极易导致社会性事件和矛盾加大。
破局需要勇气。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创下单月信贷投放历史新高,同比多增9227亿,而与之相对的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同比多增3.05万亿,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亿元,存贷市场冰火两重天,说明只靠超发货币搞大水漫灌已经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了,破局必须要解决系统性、结构性的问题。这些年来从房地产行业赚的盆满钵满的各方利益共同体需要转变思维,从“躺赢、稳赚、高收益”的市场主宰者和既得利益者角色转变成为公平的市场参与者,赚取合理的行业利润,切实提高普通民众收入水平和预期的措施,真正让利于民,藏富于民,让普通民众真正愿消费、能消费、敢消费才是正道,如适当降低存量房的房贷利率至合理水平,减轻购房者的负担以提振消费信心;繁荣二级市场,在大A股市场催生一波牛市,提升居民投资理财新渠道;更大规模的减税发放消费券,有效引导提升消费预期和消费能力等。
提前还款,看似动了利益既得者的部分奶酪,其实背后是普通民众在被利益捆绑和市场扭曲环境下不得不做出的无奈选择,希冀通过提前主动还款减少被剪羊毛的程度而已,仅此而已。当然,对于贷款人来说,要不要跟随大潮一起提前还贷,还要根据自身实际状况综合评估。
无论如何,提前还贷大潮已经挑动了市场最脆弱的那根神经;后续将如何演绎,让我们拭目以待。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云廷投资立场。本文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与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