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廷投资|种业,挺起民族的脊梁

发表时间: 2022-05-09 15:40:27

作者: Wl

浏览:

俄乌冲突给包括粮食在内的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粮食和种业安全问题也因此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面对日益不确定的国际形势,实现粮食和种业自主可控,已经成为了大国崛起的必备前提。

随着俄乌军事冲突的持续和欧美不断加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近日世界主要种业巨头美国嘉吉、德国拜耳等都陆续表示,将缩减甚至停止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所有非必要业务”并停止投资。这不禁引起不少人对中国种业安全的担忧,中国种业还安全吗?将来中国粮食和种业会不会也被西方“卡脖子”?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1970年代曾说过一句名言: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国家;而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人类。当前世界粮食领域而言,谁控制了粮食交易大权,就等于谁控制着世界。美国作为世界霸主,几乎以一己之力垄断了全球粮食交易市场,也相当于给全世界其他国家埋下了不安定的种子,毕竟口粮掌握在美国人手中;如果美国对其他没有粮食自主权的国家实行粮食断供或制裁,恐怕不会有人心中不慌。

虽然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生产大国,俄罗斯依然存在某种程度的粮食危机。统计俄罗斯耕地面积占世界的8.9%2021年俄罗斯小麦出口4249万吨,占全球出口量的21.99%,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大麦出口位居世界第三,主要出口地包括埃及、土耳其和欧洲等。目前,俄罗斯黑土经济区包括沃罗涅日州、坦波夫州、库尔斯克州、别尔哥罗德州、利佩茨克州等州都是主要农业产区,种植包括甜菜、谷物等农作物。虽然是粮食生产大国,但俄罗斯很多农作物对国外种子的依赖十分严重,是事实上的西方种子主要倾销地,目前除了小麦、荞麦等少数谷物方面俄罗斯本国种子自主可控外,俄罗斯玉米种子进口份额占播种量总数约60%,油菜籽约88%,甜菜近100%,马铃薯、大豆、向日葵和油菜等也是外国种子占主导。如果欧美持续对俄罗斯进行种业制裁,那么未来甜菜、玉米和向日葵等作物种子可能会出现困难。短期内,俄罗斯基本无法消除对欧美种子公司的依赖;如果俄罗斯种子遭遇西方的“断供”,不仅会影响它的粮食产量,最终也将影响世界粮食的供应,受影响的范围还将包括欧洲、亚洲、中东和北非地区。

在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危机双重打击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劳动力和原材料短缺的问题。目前许多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为了保障本国人民的生计,限制了粮食的出口,引起了许多国家民众的恐慌,让世界人民看到了粮食危机比经济危机更可怕;全球食品价格已经开始暴涨,现在玉米涨,小麦涨,大豆涨……在埃及、中东、欧洲等地都开始面临粮食短缺危机。今年以来,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截至2022年2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球粮食价格指数已超过2011年的高位。CBOT美豆和美国玉米期货合约已升至近10年来的高点。美麦合约在3月初俄乌局势恶化的情况下大幅上涨,达到14年以来的高点。今年3月的月度食品价格指数,较2月份上涨了12.6%,大幅跃升至 1990年以来的新高水平,其中谷物、植物油和肉类的涨幅均创新高。而据谷物价格指数显示,世界小麦价格大幅上涨,飙升19.7%。而粗粮价格也上涨了20.4%,玉米、大麦和高粱价格等均达30多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手中有粮”且强大如俄罗斯的粮食大国仍不免受粮食危机影响,其他手中无粮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深究全球粮食危机发生的背后,不难发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全球粮食及种业市场的垄断给世界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埋下了不安全因素的“种子”,尤其是西方的“四大粮商”及其关联种子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掌控了全世界的“粮袋子”。

 

“四大粮商”


在全球范围内,粮食和种业领域市场高度集中,控制权基本掌握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手中。据统计,目前世界“四大粮商”美国ADM、美国邦吉Bunge、美国嘉吉Cargill、法国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简称为“ABCD”)已经掌控全球75%90%的粮食交易,它们凭着对上下游产业的渠道控制来影响全球的粮食价格。在全球前十大粮食出口大国中,“ABCD”在九个国家拥有话语权,在种子、化肥等各个环节都具有垄断优势。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四大粮商中,美国基本占据主导权,控制了3/4以上,可以说在世界粮食领域一家独大。

其中,美国ADM目前是世界上第一谷物,油籽加工商,也是美国面粉厂的第二大制造商。同时,还涉及化学研究领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活性燃料乙醇生产商。在全球范围内,ADM的公司遍布至少200个国家和地区。

美国邦吉是世界第四大粮食出口国、巴西第一大粮食出口国、美国第二大豆制品出口国、第三大粮食出口国和第三大大豆加工商。在全球40多个国家开设了400多家工厂,员工人数超过35万。

美国嘉吉是美国最大的私营公司,嘉吉拥有全美国最大的粮仓,旗下有价值百亿美元的资产管理、生物基因公司。业务覆盖5大洲68个国家,员工15.5万余人,运粮拖船400余艘。

法国的路易达孚是法国最大粮食出口商,在欧洲粮食交易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业务也以欧洲为主,同时与美国、巴西等国家也有合作。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四大粮商已深耕中国市场多年,在中国的影响力已经不容小觑。

其中,美国ADM公司和新加坡丰益集团2001年共同投资的益海(中国)集团是ADM在中国扩张的典型代表,总部位于上海陆家嘴,目前在中国市场已经直接控制了40多家公司,生产工厂遍布山东、湖南、河北、江苏、福建、广东、湖北、黑龙江等26个省,拥有300多个加工生产车间,旗下“金龙鱼”、“胡姬花”、“香满园”、“海皇”、“金为味”等产品,都是“伪国货”。

美国嘉吉公司于1990 年代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拥有30多家子公司及合资企业,员工超过5000多名,业务涉及油籽、谷物、肉类、棉花等领域。

法国路易达孚公司在中国市场从事小麦、玉米、油料、棉花、糖等农产品的进出口业务,已经在中国布局粮食全产业链,从原产地开始种植、生产、加工、精炼、储存和运输,最终交付给客户。

美国邦吉公司2000年左右就是中国大豆的出口商,2004年开始在中国设立大豆加工厂。

另外,四大粮商背后是全球种业巨头杜邦、陶氏、孟山等公司,它们是一个拥有共同利益的农业复合体或利益共同体,这个复合体/共同体几乎包办了全球农民种、收、买等粮食一条龙服务,四大粮商首先在全球跟各地农民签订合同,为他们提供农药、化肥和种子,等粮食收成后,再低价进行收购,而这些农药、化肥和种子,就来自杜邦、陶氏、孟山都等粮食、化工或种业巨头;它们是全球粮食领域的顶级掠食者,主宰着全球绝大多数人的口粮。

我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粮食及种业大国。据统计,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除此之外,中国也成为新的国际粮食贸易大国,世界第二大种业市场。相信随着中国粮食及种子产业的发展,以中粮集团、隆平高科为代表的中国粮食及种子企业在世界粮食领域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尤其需要提出的是,2017年中国化工以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95.9%的股份完成股权交割,成为当时中国企业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打响了中国种业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枪,并由此影响了全球种业版图的重新划分,初步奠定了世界种业领域美国(陶氏-杜邦)、欧盟(拜耳-孟山都)、中国(中化-先正达)“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挺起民族种业的脊梁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重要农林产品有效供给的根基。因此,在自主可控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种业产业是我国崛起的重要保障。

我国种子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我国能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让我国14多亿人告别饥馑的奇迹背后,种子功不可没。据统计,2020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达552亿元,过去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3%,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预计2025年增长至732亿元,2020-2025年CAGR为5.8%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自主选育品种占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畜禽、水产种源自给率分别超过75%和85%,但同时,也70多家外国种子公司已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且深度渗透中国田间地头。在市场占有率方面2020年我国隆平高科占据我国种子市场份额约为4%,先正达约为3%,北大荒垦丰种业、江苏大华种业与广东鲜美种苗市场分别占比2%、2%与1%,CR5合计为12%,行业集中度较低。相对国外而言,目前我国种业自主状况比较乐观,我国进口的主要农作物种子只占全国总用种量的3%左右,而美国占6%,德国达到了56%的水平,农业用种安全有保障,风险可控,但个别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如胡萝卜、菠菜、长日照洋葱等种子上,国产种子研发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与此同时,我国还没有世界级种业巨头,种业企业与外国巨头相比差距巨大,目前国内4000多家种业公司中真正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不超过100家,拥有育种研发能力的不足1.5%,前50强种业企业年研发投入只有15亿元人民币,不到国际巨头孟山都公司的七分之一。

近年来,国家在促进种业安全及创新方面政策频出,为种业发展保驾护航。2021年7月5日,最高法发布新的品种权司法解释,突出切实保护品种权人利益、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促进种业自主创新;7月6日,国家农作物品审委发布2021版品种审定标准征求意见稿,拟提高国家级玉米/水稻品种审定标准;7月9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指出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并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通过五大举措,提高良种产出率、优质率和多样性,来保证种源安全,其中包括全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大力推进种业创新攻关,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提升种业基地建设水平,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2022年3月1日起,新修改的《种子法》开始施行,尤其是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和种子行政审批两方面作出较大调整,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新修改的《种子法》扩大了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将保护范围由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延伸到收获材料,将保护环节由生产、繁殖、销售扩展到生产、繁殖和为繁殖而进行处理、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出口、储存等;为激励育种原始创新,建立了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明确实质性派生品种可以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并获得授权,但在以商业为目的利用授权品种时应当征得原始品种权人同意;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力度方面,加大侵犯植物新品种权行为处罚力度,将惩罚性赔偿上限由3倍提高到5倍,将法定赔偿数额上限由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在种子行政审批方面,新修改的《种子法》取消了收购珍贵树木种子和限制收购的林木种子审批、使用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种用标准林木种子审批、林木种子苗木(种用)进口审批3个审批事项,将从事林木良种苗木生产经营的、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的林木种子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权限,由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调整至县级以上地方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并取消了向境外提供或与境外开展合作研究利用种质资源审批、从事进出口业务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等两项国家级审批事项的省级初审。

目前,我国种业处于从大到强的转型期,种业企业竞争力仍需不断磨砺提升。尤其是与“四大粮商”为代表的欧美粮食及种业集团相比,我国种业产业化发展较弱,与国际龙头种业抢夺市场份额的能力不足,种业企业发展规模较小,发展速度较慢,缺乏核心竞争力,需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顶级粮商和种业企业,支撑起国家崛起和民族伟大复兴的脊梁,真正14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云廷投资|种业,挺起民族的脊梁
俄乌冲突给包括粮食在内的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粮食和种业安全问题也因此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面对日益不确定的国际形势,实现粮食和种业自主可控,已经成为了大国崛起的必备前提。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扫码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微博

版权所有 © 上海云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31011402007133号  |  沪ICP备13034849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