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廷投资 | 要对比,不要对标

发表时间: 2020-04-01 11:00:00

作者: 黄胜国

浏览:

针对新冠疫情,应进行对比,而不是对标。通过横向对比,中国可以从全球各国防控疫情之中总结经验与汲取教训,各省市可以从兄弟省市防控疫情之中发现在城市治理能力与营商环境上的差距。通过纵向对比,各级政府与民众可以总结与反思在疫情不同发展阶段所做出的政策与行动的合理性,对政治体制与防控模式有一个全面与客观的认识。

我在几年前因业务合作认识一个美籍华人老板,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与互动。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我们有过一次交流,他批评了中国的疫情防控模式,推崇美国治理模式(当时美国确诊人数为个位数)。我不认同他的观点,但碍于F4在疫情爆发前期与初期的系列骚操作,当时任何反驳都显得有些苍白与无力。随着海外多个国家的疫情爆发,尤其是美国疫情的爆发,我发现即使中国给了全球各国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在武汉疫情爆发前期发生的侥幸、恐慌、挤兑与甩锅在海外国家还是未能避免,各国抗疫模式也存在很大差异,说明这位美籍华人的批评有失公允。深入剖析发现,这位美籍华人不是将中美进行对比,而是拿中国与美国对标。由此引发了关于对比与对标的思考。

 

对比,是相对比较的意思,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企业在做战略规划的时候,无法确知未来,可以通过业务对比、路径对比与策略对比,形成战略方案。VC/PE投资项目之前,没有具体标尺去评估项目优劣与估值高低,可以把一个赛道有代表性的企业,至少是排名前几位的企业都研究与洽谈一遍,参考横向比较结果来评估项目竞争力与估值高低。上市公司在收购一个项目之前,可以研究资本市场同行业或相近行业已经发生的案例,进行横向比较,锚定市场行情。对比不仅包括不同主体的横向比较,还包括同一主体的纵向比较。通过历史数据分析行业当前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分析企业增长趋势与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就是典型的纵向比较。综合横向与纵向对比,有助于对企业进行准确的定位。

 

对标,是对比标杆找差距的意思。对标最开始应用于企业,已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三大战略管理方法之一,后来也广泛应用于政府。对标关键在于寻找学习标杆、设置比较指标、根据差距调整。选择谁作为标杆直接决定对标的意义,国家烟草曾经大力推进过对标管理,最开始把美国最大的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公司作为标杆,通过对标找到了差距,但由于烟草专卖的垄断属性与国企肩负的政治责任等差异,对标对经营管理改善的意义不大,后来调整为在各地区之间、各卷烟厂之间进行横向对比,营造出比、学、赶、超的积极氛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VC/PE投资可以应用对比,却难以用对标,因为找不到标杆,就连赛道龙头也是生死两茫茫,上市公司并购也不太好用对标,因为上市公司大多就是细分行业或细分市场的龙头。另外,标杆是阶段性的,比如通用公司曾经是很多企业对标的标杆,但现在很少有企业再拿通用公司做对标。选择好标杆之后,要避免在设置比较指标环节进行全面对标,避免过分看重指标数据与排序,要研究与挖掘形成指标结果的背景、路径与因素,要根据差距进行调整与进化,避免把对标看作是一种短期行为。

 

回到疫情问题,我主张进行对比,反对进行对标。通过横向对比,中国可以从全球各国防控疫情之中总结经验与汲取教训,各省市可以从兄弟省市防控疫情之中发现在城市治理能力与营商环境上的差距。通过纵向对比,各级政府与民众可以总结与反思在疫情不同发展阶段所做出的政策与行动的合理性,对政治体制与防控模式有一个全面与客观的认识。正如上文所述,那位美籍华人拿中国以美国为标杆进行对标,先入为主的假设美国体制是最佳的,事后证明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美国不是防控病毒模式的最佳标杆。同样,虽然中国率先战胜了新冠肺炎疫情,海外多个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我们不能认为中国疫情防控模式就是最佳的,也不能认为海外其他国家应该以中国疫情防控模式为标杆进行对标。


云廷投资 | 要对比,不要对标
针对新冠疫情,应进行对比,而不是对标。通过横向对比,中国可以从全球各国防控疫情之中总结经验与汲取教训,各省市可以从兄弟省市防控疫情之中发现在城市治理能力与营商环境上的差距。通过纵向对比,各级政府与民众可以总结与反思在疫情不同发展阶段所做出的政策与行动的合理性,对政治体制与防控模式有一个全面与客观的认识。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扫码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微博

版权所有 © 上海云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31011402007133号  |  沪ICP备13034849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