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06-10 12:35:46
作者: 韦翔元
浏览:
近年来,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生军事冲突,涌现了不少新兴作战力量,比如,在2020 年的纳卡冲突事件和2022年的俄乌战争中,多种类型的军用无人机深度参与作战,并取得良好作战效果。可以看出,随着军事科技的演变,军用无人机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并在战场上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起源和发展
无人机最初是作为训练靶机而出现,主要用于军事防空训练。到了20 世纪60 年代,无人机在军事上得到大规模应用,通过在机身加装航空相机或情报设备,使无人机能够执行侦察和监视的任务。到了2001 年,美国为了应对中东的激进恐怖分子,将“捕食者”侦察无人机改装为察打一体无人机,在阿富汗战场上成功摧毁了敌对目标,这一举动凸显出军用无人机的巨大潜力。美国作为军事无人机研发和应用的前沿国家,在各个时期的战略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无人机的创新和应用,为其他国家的无人机发展提供了借鉴。
2001-2012年, 打击“恐怖主义”
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面临的致命性挑战来自“流氓国家”和“恐怖主义”,就此拉开了十余年反恐战争的序幕。美军在阿富汗战场中首次应用察打一体无人机并取得战果后,加强了对无人机战法和战术进行探索和发展。随后,MQ-1“捕食者”和RQ-4“全球鹰”等无人机频繁出现在中东的战场中,遂行战场侦察、精确打击等战术任务。
2012-2017年,“亚太再平衡”战略
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重返亚太”战略,使得美国的军事和外交资源在亚太地区的投入加大。与此同时,美国军用无人机在亚洲军备市场陡然出现,原因是美国将无人机作为实施战略的工具,积极部署在所谓“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并出口给日本、澳大利亚等盟友以达到协同行动的目的。由于奥巴马政府强调不寻求和中国的直接冲突,因此美国的军用无人机在亚太地区以情报、侦察和监视目的为主,并且侦察和监视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2018年-至今,“大国竞争”
特朗普政府在公开发布的文件中提出“国家间战略竞争取代恐怖主义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关切”,美国转而进入“大国竞争”战略时期,国防建设以“增强杀伤力”为主要着力点。而“安全威胁和竞争者”扎堆的“印太地区”,得到了美国的“重点关注”。美国军队在此时期的战略指导下,逐步拓展了无人机的攻击功能,并频繁在亚太地区展开无人机战术协同演练,与前一时期注重监视和侦察的风格完全不同。
我国军用无人机发展现状
习主席在2020年7月视察空军航空大学时指出:“现在各类无人机系统大量出现,无人作战正在深刻改变战争面貌。要加强无人作战研究,加强无人机专业建设,加强实战化教育训练,加快培养无人机运用和指挥人才。”当前我国军队中军用无人机的普及率逐渐提高,国产无人机还走出国门,在约旦、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异军突起,市场份额迅速提高并有望持续增长。
我国现役的主力机型主要为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如“彩虹”、“翼龙”等,以及高空、高速、重型无人机,如“云影”等。航天彩虹、中航无人机、四川腾盾等头部企业具有先进的技术、稳定的品质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长期与采购方保持着稳定的供应关系。但目前无论是彩虹系列还是翼龙系列无人机,由于生产公司无军贸资质,军贸业务还需先销售给军贸企业再由对外出口,或许对生产公司的利润水平会产生一定影响。
而对于产品类型单一、技术含量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在国内军用无人机市场和军品出口方面竞争优势较弱,行业的寒冬自疫情发生以来就在不断蔓延,自2020年下半年起,业内不少企业出现了合同订单违约、大量裁员、关闭清算等负面事件。相比于美国无人机谱系完备,我国无人机在中低空和轻小型领域缺乏代表作,仍有发展空间,也将成为中小企业竞争的主战场。
政策引导是我国无人机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提到要重点突破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支撑无人系统应用和产业发展。2018年11月,航空工业发布《无人机系统发展白皮书(2018 )》,到2025 年将建成核心能力突出、产品谱系完备、全面开放融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无人机系统产业体系,到2035年在无人机关键技术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满足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需要。政府持续的政策引导为我国军用无人机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军费投入是未来我国军用无人机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的国防预算保持中高速增长,2022年全国财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1.47万亿元,较上年预算执行数增长7.1%。增加的国防预算的用途中,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被排在首位。据蒂尔集团的报告,2019年-2028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年产值(含采购)逐年增长,到2028年产值预计达到147.98亿美元,年产值(含采购)复合增长率约5.36%。据公开资料统计,美军近五年的军用无人机采购费用占国防预算支出的1.2%,若往后3年内我国国防预算增速保持现有水平,并且我国国防预算中采购军用无人机的比例与美军同等水平,由此可以推测出今后3-4 年我国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得到稳定的增长。从逻辑上看,军用无人机作为有人机的替代,在精确制导武器发达的现代化战争中,是作为“消耗品”的角色,凸显出较大的需求空间。
无人机作为营造非对称战争环境的重要工具,将在未来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在某些局面下决定了天平向哪一方倾斜。在国际局势动荡的今天,外部势力对中国强加干涉的企图有增无减,只有保持强大的军事优势,才能将战争消弭于无形。我国需要继续加强军用无人机的发展,不断提升军用无人机智能化程度,提升发动机技术水平,打造更多主力机型。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云廷投资立场。本文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与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