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廷投资 | 上海中考新政评析

发表时间: 2021-03-21 23:37:00

作者: 魏磊

浏览:

​3月16日,上海市教育局出台了中考新政,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上海中考新政究竟有什么变化,对学校、学生与学区房究竟有什么影响?

3月16日,上海市教育局憋的大招终于兑现了,中考新政的出台一时间引爆申城上上下下的利益相关方,不仅众多的家长老师们热切评论,大大小小的房产中介也相互奔走相告,舆论一时为之沸腾。其实早在2018年,上海就已经出台了《中考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完善高中阶段学校自主招生、推行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完善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录取的基本框架。而此次新政细则的出台,其实是在对上次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方案的细化和优化。而其中的核心要点就在于教育公平化和考核标准多元化,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优质均衡,兼顾各类型初中学校的发展机会公平;当然,方向是没错的,也是时代使然,大势所趋。


新政要点


通读此次上海中考新政改革,其核心要点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名额分配制。从明年开始,上海各高中招生全部实行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统一招生录取3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针对重点高中的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这两种招生方式。


自主招生:此次改革新政,以后全市重点高中及特色普高自主招生人数规模,不得超过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总数的6%。各高中自主招生比例总体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15%,不过四校的自主招生计划占比可适当增加,可达到15%~35%。和改革前相比,今后自主招生录取的模式没有大的变化,但是自招比例大大降低了。


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就是以后重点高中招生直接分配到全市各区甚至各个学校,实现全市范围内的名校全面覆盖,确保区内每一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至少获得区内每一所市重点高中1个名额。这是此次上海中考改革的重点,也是影响最大的。其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占到市实验示范性高中招生总计划的50%-65%。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重点高中,政策又对名额分配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如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海中学、复旦附中、交大附中,华师附中、上师大附中、上实)名额分配占招生计划总数的65%,各区能拿到多少名额,取决于各区当年中考报名人数占全市中考报名人数的比例;各区拿到的名额80%分配到区,80%分配到校。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如七宝中学、南洋模范中学等)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占高中招生计划总数的50%-65%,其中分配到区的占30%(其中分配到本区只有5%-10%,90%-95%会分配到外区),分配到校的占70%(分配到本区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因此区属市重点高中的名额分配,会更倾斜于本区的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


二是弹性录取。改革后,中考的志愿填报按照1个名额分配到区志愿+1个名额分配到校志愿的方式综合申报。其中,名额分配到校志愿,只限于不选择生源学校符合中考报名条件的该校在读满三年应届初三学生填报。招考机构根据考生志愿、中考总分进行排序,对达到“名额分配”相应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招生计划1:2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参加报考学校组织的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学校综合考查。也就是说,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总成绩=中考总分(含政策加分)+学校综合考查(满分50分),按照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拿到名额并且考出好成绩才会录取。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此次新政的要点,那就是教育系统各区把家门口的好学校办起来,希望家长们都能理性择校;均衡发展全市各区各校的教育资源,进一步从综合素养的要求进行选拔学生。


主要影响


1、对学校的影响


此次新政对学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分配到校”的招生模式上。分配到校是对原对口招生政策的重大改进,类似于现在全国高考一样,全国性重点大学在每个省都划有不同数量的招生名额,以保证教育资源在全国的相对公平性,此次上海中考改革的意义也大抵如此。


首先,对“区属”重点高中的影响很大。区属,顾名思义就是委属以外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更偏向覆盖本区,覆盖全区,更加注重本区的教育资源覆盖,同时兼顾全市。按照此次中考新政,区属重点高中未来招生计划总数的50%-60%实现名额分配制度,其中名额分配到区占比30%(本区占比5%-10%,外区占比90%-95%),名额分配到校的占比70%,而且是分配到本区每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这也就意味着原来属于重点高中直接对口的重点初中的招生比例大幅度下降,而原来基本没有机会靠近重点高中的一般初中、菜场初中也有了靠近重点学校的机会。假设未来某重点高中要招300个学生,那它的名额分配招生名额要达180个左右,这180人中的54人需要按区分配,本区分配名额3~6人,外区分配名额48~52人;另外126人需要分配到浦东区内每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而这126人占整个学校招生比例的42%,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升学名额,给了其他普通初中学校。   


其次,是对“委属”重点高中的影响也很大。“委属”,顾名思义就是上海市教委直属的高中,如著名的沪上四大金刚(上海中学、华师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都是委属高中,偏向覆盖整个上海市,覆盖到全市,更加注重全市的教育机会。如未来上海中学招生总名额为200人,那么按照此次的改革新政需要拿出130人(即65%的入学名额)来做分配招生。同时,对分配招生的具体录取上,还需要以均衡、随机为原则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此次改革新政实施之后,以往与市重点高中无缘的普通初中或是教育资源比较薄弱的郊区初中算是有了希望,凭借“分配到校”的政策终于赶上了重点高中的末班车;对于这些学校的学生来说,以前几乎没希望的事情,现在努把力,只要跑到自己学校的前端,就等于有了去重点高中的机会。


根据此次改革新政,未来“委属”将近13%的入学名额和“区属”42%的入学名额都会分配给本区各所没有参加过筛选生源的初中学校。如果名额分配到校的计划数大于等于不选择生源初中学校数的话,就确保至少每所学校获得该高中1个名额。问题来了,对于普通学校比较多的区来说,如果名额分配到校的计划数小于不选择生源初中学校数,怎么办?如果这种情况,新政给出的答案是以均衡、随机为原则进行分配。


2、对学生的影响


从2022年起,学生升高中的路径由原有的自荐生、推荐生、零志愿、名额分配、1-15志愿5种招生录取方式调整为即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三种,并且名额分配比例将有显著上升。对学生来说,这种变化也就意味着即使你现在就读的学校是普通初中或是菜场学校,你将来也有可能通过名额分配的方式考试区重点高中甚至市重点高中,当然前提是你要在你所在的学校排名足够靠前,同时你的中考分数还必须要达到相应的名额分配最低控分线。


对于那些想考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同学来说,区内竞争是核心;只有在区内总排名足够靠前,才有机会通过名额分配的方式实现自己名校梦。这是因为委属重点高中原则上以各区当年度中招报名人数占全市中招报名人数的比例为测算依据分配到各区,其中明确圈定的是分配到各校的计划中须有不低于20%的比例以均衡、随机为原则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那么剩余的最多是80%的比例是分配到区的,其名额分配定位的重点是区内竞争来进行招生。


对于那些想考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同学来说,重点在校内竞争;只要在校内总排名足够靠前,就有机会通过名额分配的方式顺利晋级区重点高中。这是因为区属高中的名额分配计划30%用于“分配到区”招生,其中90%-95%分配到外区,类似于原先的“零志愿”,70%用于“分配到校”招生;分配到本区每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实现名额分配各初中学校的覆盖,其名额分配定位的重点是各初中校内竞争来进行招生。


另外,中考还涉及综合考查,这与高考的综合素质评价作用有点类似,满分50分,由招生高中来把控,不会有学科类的测试。现在综合考查的具体内容还没明确,对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又增加了考试的不确定性。


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需要对自己有比较清晰的定位,看看自己到底适合走哪条升学道路。但不管要走哪种招生途径,不学习是不行的,不努力也是不行的。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没实力,再好的政策都是白搭。


3、对学区房的影响


总的来说,此次新政对学区房影响有限。首先,对居住属性较强的学区房来说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此次中考新政并没有对学区房做彻底的否定,只是相对提高了名额分配在招生渠道中的比例,而拥有较好教育资源的学区房相比非学区房来说,在学校录取概率、交通便利、居住环境等方面还是有较大的竞争优势的。


当然,此次新政也会对居住属性不强的老破小的纯学区房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新政拉近了重点高中和普通中学之间的距离,降低了对口初中的学区属性,等于把买了学区房就能上牛高的确定性削弱了。以前重点高中每年招生的学生中大部分都是定向从同区的某个或某几个重点初中“掐尖”来的,由于每年向“牛高”输送大量的生源,重点初中附近的房价也水涨船高成为热门的学区房,但新政实施后重点高中65%以上的学生都要通过名额分配到区、到校的方式招生,相当于学校要将近50%升学名额给其他普通初中学校,那么通过购买某所重点初中学区房进入重点高中的概率就被大大摊薄了,所以学区房的含金量当然也就随着学区资源的被稀释了。


从其他地方的实践来看,招生制度改革对学区房的影响也是相当有限的。如北京、南京等地几年前也曾推出类似名额分配的改革措施,但对周边房间的影响确实不大。如北京从2016年开始已经执行“校额到校”的政策,从2015年起中招升入优质高中比例低于30%的一般公办初中就采用定向分配到校的方式补足名额到30%到50%,但却并未对学区房的价格带来太大的影响,北京的学区房还在继续升温,有媒体报道海淀区一套50平方米的学区房挂牌价580万元,房主一天内两次提价,最后以620万元的价格成交。


总的来说,无论改革也好,新政也罢,这次新出台的上海中考方案方向虽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细化,但大方向基本是朝着公正的道路前进的,不过想让利益各方全部都满意也是不可能的。哪怕只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道路上前进一小半,也是值得肯定的。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云廷投资立场。本文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与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云廷投资 | 上海中考新政评析
​3月16日,上海市教育局出台了中考新政,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上海中考新政究竟有什么变化,对学校、学生与学区房究竟有什么影响?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扫码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微博

版权所有 © 2020上海云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31011402007133号  |  沪ICP备13034849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